心理学: 只需1句话, 专治焦虑心累“想太多”, 现在做, 立马有用
你好,我是Ding
29岁的职场新人小戴,每晚睡前反复复盘:“今天那句话我不是不该说?
领导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?某某同事到现在还未回复消息,会不会对我有看法?
40岁的李女士开完家长会后一脸茫然,不断重复思考刚班主任那段话是什么意思?
会不会影响我儿子?
50岁的王姐总在纠结:“丈夫晚归究竟是真加班还是出轨前兆?
到底要不要试探下他,或者找个人跟踪下?
在日常生活中, 你是一个想太多的人吗?
“过度思考是大脑的病毒程序,它消耗80%的算力,却产出0%的有效决策。”
即便表面波澜不惊,内心早已惊涛骇浪,“想得多”的连锁反应就是“心累”,
久而久之会造成身心疾病,这种长期的内耗对人的伤害不亚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祸事。
想太多的你,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电脑,耗能过高,随时关机,game over了~
《周易》六十四卦,唯有‘谦卦’六爻皆吉——低耗能者得天助。
是的,只有低能耗的人,才是真正的赢家,小火慢炖才能走到最后。
本文分享一句神奇的话,
请相信我,当这句话成为你的潜意识和习惯,会减少人生95%的内耗!
难道你不想知道,,没有杂念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吗?
老规矩:先公布答案,再解释原理。我们要知其然,也要知其所以然。
神奇心法:这每当你遇到一件事,发现自己想太多时,就立刻重复默念一句话
“等一下!现在出问题的已经不是这件事了,而是我脑子又出问题了。”
这看似自嘲的一句话,威力巨大。
想得太多的人,通常都是大脑运作的结果,对,那是大脑里幻想出来的世界,并非真实的世界。
这一句话的关键在于把两个世界分得开开的,就是告诉你:
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世界,请不要混淆。
胡思乱想严重就是“执幻为实”,大脑本就是一个分不清真相和虚幻的工具,
如果你一味地跟着大脑跑,你就容易想得多。
比如:开篇提到的三个场景,
职场新人小戴反复回想白天与其他人相处的场景,这就是幻想,
真实的情况是:领导和同事都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。
40岁的李女士在开完家长会后一筹莫展,为班主任的一段话陷入困惑,
真实的情况是:班主任并没有指责的意思,只是陈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。
50岁的王姐怀疑丈夫出轨,这又是“大脑的杰作”,是幻象,
真实情况是:他丈夫确实很多工作,只不过夫妻沟通出现问题,并不是王姐所想的“移情别恋”。
《自然》期刊研究发现:想象的危险会激发与实际危险相同的神经信号。
当人幻想"被裁员后流落街头"时,杏仁核活跃度与真实遭遇抢劫时相差不到15%。
大脑就是一个妥妥的放大器,它会刻意放大无数的问题。
本来简单的事情,只要经过大脑,就会幻化出10个问题,特别是负面的。
这也是为什么,担忧恐惧只会愈演愈烈的原因。
我曾接待过一位心理咨询来访者,她孩子高二期中成绩不理想,
她就开始了一连串的担忧,成绩不佳,
所以担心高考失利,担心找不到好工作,担心孩子没出息,甚至担心孩子流落街头,被人欺负。
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,瞬间成为了巨大困惑。
远古人类必须把风吹草动都预设为猛兽袭击,这种过度警惕的基因被保留至今。
现代人继承的,是套用丛林法则解读职场竞争的错位本能。
但现在是2025年啦,我们也该适应时代做新的调整了。
我们总不能再沿用几千年以前的那套,你说对吗?
现在请你想想,那些你想太多的问题,是不是真的是某个现实问题?
还是你大脑里幻想出的额外的问题?
当你再次想太多时,请一定要把他们区分开来。
人生不易,众生皆苦,你又何苦让自己一而再,再而三的被自己大脑所累呢?
一旦你意识到这点,就会突然释然。
原来我的生活本身没那么糟糕啊,都是大脑给我额外造出来了那么多问题。
请你从大脑里跳出来,对,你要立即跳出来,
否则你就分不清到底是真实的问题,还是幻想出来的问题。
之前写的好多篇文章,我引用了无数数据和实验结果,都在揭示一个真理,
你恐惧的事情大概率不会发生,即使发生也比想象的好很多。
"大脑是台全天候放映机,而我们常常错把脑内电影当作真实战场"。
实际上,你只需要解决眼前问题,正在发生的你认为要解决的问题。
而不是去解决大脑给你罗列出来的并没有发生的问题。
比如:你觉得孩子考试成绩不佳,你就应该着力解决孩子学习问题,
探寻为什么这次成绩不佳?是心理因素?是学习方法还是什么?然后找解决办法!
而不应该担心那些无谓的大脑设置的问题:考不上大学,找不到好工作等。
"人类最高级的清醒,是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噩梦时,能伸手拧开现实的灯"。
“灯下黑”是可怕的,“意识不到要去开灯”更可怕。
“大脑”这台古老的生存机器,如果你不能驾驭它,就会被反噬。
友,我就问你,我们这一代,活得像个24小时待机的警报器。你不累吗?